七旬翁拍鸟10年著成科普图书10余年间拍摄阿勒泰地区鸟类,最终著成《阿勒泰野鸟》科普图书。也许你很难想象,做这件事的人竟是一位74岁的老人。
近日,阿勒泰地区首部鸟类百科全书《阿勒泰野鸟》出版,书中介绍了生活、繁殖或在阿勒泰出现过的迄今为止被发现的野生鸟类达342种,填补了阿勒泰野生鸟类研究的空白。
“我在新疆生活快50年了,这里的美景让我留恋,野生鸟类如同精灵一样,等待着更多人去发掘。”11月8日,原阿勒泰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、阿勒泰地区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张国强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,他一直想为这片土地做点什么,十多年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,心愿终于达成了。
头发花白,身板硬朗,在很多人眼里,张国强一点都不像70多岁的老人。谈起为何观鸟拍鸟时,张国强打开了线年,张国强从西北政法学院法律系毕业,被分配到达坂城工作。3年后,他来到美丽的阿勒泰,在这里扎了根。2002年,张国强从阿勒泰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的岗位上退休。退休后怎么过?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
“当时想过回老家陕西,但在新疆生活了40多年,特别舍不得离开。”张国强说,犹豫再三,他终究没有回老家,但总在琢磨退休后做点有意义的事。
一次偶然的机会,张国强参观了一个单位举办的反映阿勒泰自然生态的展览,他发现阿勒泰的蝴蝶资源十分丰富,得知阿勒泰在蝴蝶研究方面还存在空白,他决定开始捕蝴蝶,制作标本。
从事了一辈子的政法工作,怎么知道哪里有蝴蝶?又如何开展蝴蝶研究呢?两年时间里,张国强为了捕蝴蝶跑遍了戈壁滩和平原,最远甚至到达过友谊峰冰川,他在那里捕到了不少珍贵稀有的蝴蝶。“没有捕蝶网,我就用蚊帐制作,只要捕到活体蝴蝶,就请教专家做成标本,两年下来制作了百余种蝴蝶标本。”张国强说。
就是凭着对生态环境的热爱,张国强坚持不懈地制作标本,但糖尿病愈发严重,左眼失明后,他才暂停下来。
为拍摄曾与死神擦肩而过
“在研究蝴蝶的这两年里,我爱上了摄影,我认为新疆丰富的生物资源应该让更多人了解,拍照是留存影像的最好方式。”2005年4月的一天,张国强闲在家中拿着相机拍摄窗外的美景,突然一只小鸟闯入了镜头,他赶紧按下快门,事后才知道这只鸟儿叫灰蓝山雀。不少人看完照片后,都表示这只小鸟被张国强拍得活灵活现,从那之后,张国强爱上了拍鸟。
“拍鸟的过程中,我特别喜欢观察鸟儿的身姿、习性和叫声,它们就像我的朋友。”得知阿勒泰地区对鸟类的研究基本是空白,张国强下定决心,要成为当地观鸟拍鸟第一人,没想到这一拍就是10年。
“拍鸟初期我就把范围定在了阿勒泰地区,每拍一次就会详细地记录下鸟儿的分布情况、活动规律及颜色差异。”张国强坦言,观鸟拍鸟是一件苦差事,经常跋山涉水,有时为了寻找跟踪一种稀有鸟类顾不上吃饭喝水是常有的事,甚至有多次,张国强都与死神擦肩而过。
他回忆,曾经为了拍摄阿勒泰雪鸡,几年间他翻越了无数座高山深谷。2009年6月,得知雪鸡出现的线索后,他急忙赶赴青河县,骑马上山开始寻找雪鸡。走到第四天,终于发现了它的踪迹。“当天天还没亮,就飘起了鹅毛大雪,冷极了,我就跟着向导出发了。”张国强说,当第一次按下快门拍到雪鸡的影像时,他兴奋极了,他是第一个在野外拍到阿勒泰雪鸡的人。为了拍到品质更好的照片,他走走停停拍了近千张,全然忘记了时间。在攀登一块巨石时,他头一晕,瘫坐在地上,这时他才发现已连续拍摄了9个小时。
“拍摄雪鸡时差点摔下百米深渊,拍摄绿翅鸭几乎陷进了沼泽泥潭,拍摄岩雷鸟时,汽车差几百米就冲出悬崖……”谈起这些难忘的拍鸟经历,张国强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。10年时间,张国强拍摄的鸟类达342种。
壮大观鸟队伍让更多人了解新疆
张国强说,从拍鸟至今,新疆观鸟拍鸟人数上升到数百人,在新疆还有许多新的鸟类等待发掘,特别是鸟的生活环境、饮食规律、繁殖特点都需要专业人员去研究,他把鸟儿拍好,能让更多的人保护好新疆的鸟类。
回顾在新疆生活的几十年,阿勒泰地区的变化让张国强数也数不清,交通、绿化、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是飞跃式发展。
“观鸟的10年间,家乡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,植树造林后,荒漠变绿地,冬季的野生鸟类在直线增长,这是件好事。我喜欢这里的人,这里的环境,更喜欢各种鸟类,还有大盘鸡、拉条子,吃了这么多年,我都没觉得腻过。”张国强说,现在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,阿勒泰的鸟类资源需要进一步发掘,目前更多的地方联系他,希望帮忙整理鸟类资源的详细资料,自己会壮大阿勒泰的观鸟队伍,让更多的人愿意来新疆旅游,了解新疆爱上新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