鸱chī鸮xiāo科(学名:Strigidae)的鸟类属夜行猛禽。头骨宽大,腿较短,面盘圆形似猫,常被称为“猫头鹰”,部分种类有耳状羽毛,有些种类面盘不显著或缺失,看上去似鹰。鸱鸮科种类较多,体型大小不一,习性也较多样化,有些以鱼为食,有些则白天也出来活动。喙坚强而钩曲。嘴基蜡膜为硬须掩盖。翅的外形不一,第五枚次级飞羽缺。尾短圆,鸱鸮科_鸱鸮科同级,下级分类有哪些尾羽12枚,有时仅10枚。脚强健有力,常全部被羽,第四趾能向后反转,以利攀缘。爪大而锐。尾脂腺裸出。无副羽,间或留存。耳孔周缘具耳羽,有助于夜间分辨声响与夜间定位。鸱鸮科从寒带到热带都有分布,约25属189种,中国有11属23种。
中文学名鸱鸮科英文学名Strigidae总目今颚总目(突胸总目)目鸮形目科鸱鸮科目录
鸱鸮科的物种俗称猫头鹰,它们的大眼睛只能朝前看,要向两边看的时候,就必须转动它的脖子。猫头鹰的脖子又长又柔软,能转动270度。由于是夜间出来捕食的猛禽,因此听力显得特别重要。猫头鹰的头骨不对称,两只耳朵不在同一水平上,有利于根据地面猎物发的声间来确定猎物的正确位置。猫头鹰的雌鸟体形一般较雄鸟为大。头大而宽,嘴短,侧扁而强壮,先端钩曲,嘴基被有蜡膜,且多被硬羽所掩盖。它们还有一个转动灵活的脖子,使脸能转向后方。它们的眼睛形大而向前方,上眼睑能自由活动,瞬膜板发达。角膜和水晶体具有较高的曲率,瞳孔大而圆,视网膜中的视杆细胞丰富,特别还有反光色素层,可在夜间视物,有的种类在白昼时成为白盲。耳孔大,周围有雏襞,有的在头的两侧还具有显著突起的耳簇羽,有利于收集音波。听觉十分灵敏,内耳大,脑部的听觉神精细胞丰富。
此外,它们的左右耳朵不对称,在捕捉同一声音时可产生细微差别,使它们极其准确地测定猎物的立体方位。猫头鹰的体羽通常为暗褐色,在白昼栖息时不易被发现。体羽蓬松,羽毛柔软,翅膀宽大而稍圆,初级飞羽为11枚,第五枚初级飞羽缺如,次级飞羽第一枚缺如。羽毛的表面密布着绒毛,飞羽边缘还具锯齿般的柔软的缘缨,飞行时可以减弱和空气的摩擦,减弱或消除噪声,便于向猎物发动突然袭击。尾羽较为短而圆,尾羽共有12枚或10枚。脚粗壮而强,多数全部被羽,这样能在夜间捕食时减弱噪声并御寒。第四趾能向前后转动,爪大,弯曲而锐利。 许多种大型猫头鹰外形很相似,但叫声不同,根据叫声可以把它们区别开来。鹰鸮是大型猫头鹰的一种。,头上有簇状羽毛,不少人误认为是耳朵,实际上它与耳朵没有任何关系。大型猫头鹰中,栖息在美洲的只有大角鸮,还有大约17种分布在欧洲、亚洲和非洲。北方的鹰鸮分布最广,从斯堪的纳维亚和西班牙的日本都可以看到,它们的身长大约有71厘米。猫头鹰的体型大小不一,最大的体长约73厘米,小的体长仅有12-14厘米。巴西鸺鹠是猫头鹰中体型最小的,产于美洲巴西。身长只有12厘米,以食小昆虫为生。
猫头鹰是全世界分布最广的鸟类之一。除了北极地区以外,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猫头鹰的踪影。是典型的森林鸟类,也一些种类栖息于草原、沙漠、沼泽、苔原、山地、岛屿等地。猫头鹰的窝有的筑在树洞里,有的筑在岩石缝中,有的筑在地面上,还有的筑在仙人掌中。
猫头鹰一般为留鸟。多数夜间或晨昏时活动,白天隐匿于树洞、岩穴或稠密的枝叶之间,但也有少数在白昼活动。食物以鼠类为主, 也吃昆虫、小鸟、蜥蜴、鱼等动物。它们都有吐“食丸”的习性,其素囔具有消化能力,食物常常整吞下去,并将食物中不能消化的骨骼、羽毛、毛发、几丁质等残物渣滓集成块状,形成小团经过食道和口腔吐出,叫食丸。科学家可以根据对食丸的分析,了解它们的食性。比较常见的猫头鹰有北美东部地区的锐鸣鸮(又叫长耳鸮、叫鸮),栖息在欧洲南部到贝加尔湖的鸺鶹(角鸮属的一种猫头鹰)。常见的种类还有雕鴞、长耳鴞、短耳鴞、红角鴞、领角鴞、鸺鹠、纵纹腹小鴞等。它们大多营巢于树洞、岩隙或其他空洞中,也有时占据乌鸦、喜鹊的巢。卵多白色。雌性或两性孵化,孵化期约1个月。幼雏晚成性,全身被白色绒羽1年性成熟。
分布于印度洋,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。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,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、撒哈拉沙漠(北回归线)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。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,包括整个欧洲、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、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-横断山脉-岷山-秦岭-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。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,包括印度、孟加拉、不丹、锡金、尼泊尔、巴基斯担、斯里兰卡、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。
分布于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,包括缅甸、越南、老挝、柬埔寨、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、香港、海南岛。太平洋诸岛屿,包括中国的台湾省、东沙群岛、西沙群岛、中沙群岛、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、文莱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、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。华莱士区,指传统的华莱士线(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)以东、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,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、努沙登加拉群岛、西南群岛、摩鹿加群岛(马鲁古群岛)、东帝汶等岛屿。
分布于北美地区,包括美国、加拿大、格陵兰、百慕大群岛、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。中美洲,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,包括危地马拉、伯里兹、洪都拉斯、萨尔瓦多、尼加拉瓜、哥斯达黎加、巴拿马、巴哈马、古巴、海地、牙买加、多米尼加、安提瓜和巴布达、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、圣卢西亚、巴巴多斯、格林纳达、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。南美洲,包括哥伦比亚、委内瑞拉、圭亚那、苏里南、厄瓜多尔、秘鲁、玻利维亚、巴拉圭、巴西、智利、阿根廷、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(也称福克兰群岛)。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,包括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。
有63种。除大洋洲、南极洲外,广布全球。翎领不显或缺如,耳羽发达;体形较小,翅长250毫米以下。白天藏于多叶树枝上,不鸣叫;夜间觅食,嗜食昆虫,也吃啮齿动物和食虫类巢营于树洞间。叫声洪亮,繁殖期常彻夜鸣叫。中国有6种:黄嘴角鸮Otus spilocephalus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,中国罕见于西南和东南地区及台湾;领角鸮Otus bakkamoena常见于中国大部地区,后颈基部有一显著翎领;纵纹角鸮Otus brucei分布于中亚,中国仅新疆昆仑山脉及喀什地区有过记录;西红角鸮Otus scops和红角鸮(普通角鸮、东方角鸮)Otus sunia分布于于欧洲、非洲和中亚,中国见于新疆;兰屿角鸮Otus elegans分布于中国台湾兰屿岛、日本琉球群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。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有17种。除大洋洲、南极洲外,广布全球。体型较大,体长50~70厘米,大者达1米,重5千克,为鸮形目体型最大的一类。有明显的耳状簇羽,胸部体羽多具显著花纹。多栖息于人迹罕至的密林中,全天可活动,飞行时缓慢而无声,通常贴着地面飞行。主食鼠类,但食性很广,几乎包括所有能够捕到的中小型动物,甚至包括狐、豪猪、野猫和苍鹰、鹗、游隼等猛禽。叫声深沉。中国有3种:雕鸮Bubo bubo广布于欧亚大陆,中国见于除海南和台湾以外的大部地区;林雕鸮Bubo nipalensis分布于亚洲南部,中国仅见于四川和云南;乌雕鸮Bubo coromandus分布于亚洲南部,中国罕见于浙江和江西。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面盘不明显,面部羽毛松散,羽枝分离;耳羽长而尖;趾不被羽,底部有鳞片和细刺突。独居,栖息于水源附近的森林中,黄昏和夜晚活动,静立于河中的石头上或在浅水中涉水而行。常贴水面或地面飞行,两翅煽动很快,但无声。叫声拖长而嘶哑。主要以鱼类为食,也吃喇蛄、虾、蟹等水生动物。有4种:毛腿渔鸮Ketupa blakistoni分布于东亚,中国罕见于内蒙古和东北地区;体型较大,体长71~77厘米,体重1.5~5.5千克,耳羽长约10厘米。褐渔鸮Ketupa zeylonensis分布于亚洲南部,中国罕见于南部地区;黄腿渔鸮(黄脚渔鸮、黄渔鸮)Ketupa flavipes分布于西马拉雅山至中国南部及印度次大陆,全球性近危;马来渔鸮Ketupa ketupu分布于东南亚,中国无分布。中国的种类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仅1种,即雪鸮Bubo scandiacus。分布于北半球环北极的高纬度地区,中国罕见于东北及西北开阔原野,为冬候鸟。体长50~60厘米,通体几乎纯白色,厚密以御寒,也是一种保护色;体羽端部近黑色,因而在头顶、背部、双翅、下腹遍布黑色斑点;无耳状簇羽。栖息于北极冻原,全天可活动,主要捕食旅鼠,偶捕食野兔、鸥和鸭等大型猎物。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有18种,分布于美洲、欧洲和亚洲。中型或大型,无耳羽簇。中国有5种:褐林鸮Strix leptogrammica分布于南亚、中国南部和东南亚的亚热带山林,数量稀少而性隐蔽;灰林鸮Strix aluco主要分布于中国,为温带森林中最常见的鸮类,体长约43厘米;长尾林鸮Strix uraalensis分布于东北亚,中国罕见于东北地区;四川林鸮Strix davidi为中国中部地区特有种,有时作为长尾林鸮的一个亚种;乌林鸮Strix nebulosa分布于亚洲和北美洲极北部森林,中国极罕见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和大兴安岭,体型较大,体长达65厘米。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仅1种,即猛鸮(长尾鸮)Surnia ulula。北欧、北亚及北美洲,中国罕见于新疆和内蒙古部分地区。体长35~40厘米,没有耳簇羽,面盘不明显,跗跖和趾上均被有白色的绒羽,尾羽较长,体形与隼类相似。求偶叫声常在夜里发出,强烈振颤音1千米外可闻。飞行迅速,时而振翅飞翔,时而滑翔,二者常常交替进行,特别是在觅食的时候。休息时大多栖于树木的顶端或电线杆上,见到猎物候则猛扑而下,有时也在飞行中捕食,或是靠近地面疾飞,扑向猎物,或在高空滑翔,发现猎物后再俯冲下来。它的叫声与鹰类相似。主要以啮齿动物为食,也捕食山鸦、松鸡等鸟类、野兔和其他小形动物。
有31种,无耳羽簇,面盘发育不完全,为鸮形目体型最小的一类。中国有3种:花头鸺鹠Glaucidium passerinum分布于亚欧大陆,中国罕见于北方少数地区。领鸺鹠Glaucidium brodiei广泛分布于南亚、东南亚和中国南部,为中国体形最小的鸮类,体长14~16厘米,体重40~64克,后颈有显著的浅黄色领斑,两侧各有一明显黑斑。斑头鸺鹠Glaucidium cuculoides广泛分布于南亚、东南亚和中国南部,为中国体形最大的鸺鹠,体长20~26厘米,体重150~260克,头部和全身的羽毛均具有细的白色横斑。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[5]
无耳羽簇,面盘不明显,皱领不显著,跗跖和趾被羽。有4种: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、横斑腹小鸮Athene brama、林斑小鸮Athene blewitti、穴小鸮Athene cunicularia。中国有2种:纵纹腹小鸮广泛分布于欧洲、非洲东北部、亚洲西部和中部,中国多见于北方地区,为各地常见留鸟,体长20~26厘米,多在白天活动,主要捕食鼠类和鞘翅目昆虫。横斑腹小鸮分布于印度、缅甸、中南半岛和伊朗等地,中国仅见于四川、云南和西藏部分地区。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无耳羽簇,面盘显著。有4钟,大多分布于美洲,仅鬼鸮Aegolius funereus除见于北美外,亦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,在中国见于东北和西北地区,均为留鸟。鬼鸮体长23~26厘米,体重130克左右,主要栖息于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,夜行性,主要以鼠类为食。由于其叫声多变,如吹笛一般,每隔几秒钟便重复一次,且不断交替变化,给人一种阴森可怕的感觉,故名。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有19种,无明显的脸盘和领翎,眼先具黑须。中国仅1种,即鹰鸮Ninox scutulata,分布于南亚、东亚和东南亚,中国各地均有但不常见,迁徙。全长30厘米左右,眼大,深色,似鹰,故名。栖息于山地阔叶林中,飞行迅捷无声,捕食昆虫、小鼠和小鸟等。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有7种,脸盘明显,耳羽簇大多发达。中国仅2种:长耳鸮Asio otus常见于全北界,中国常见于各地森林中,体长约35~40厘米,耳羽簇发达而极为显著。短耳鸮Asio flammeus广泛分布于欧洲、非洲北部、美洲、大洋洲和亚洲大部地区,在中国繁殖于内蒙古东部、黑龙江和辽宁,越冬时几乎见于全国各地,体长35~38厘米,耳羽簇退化而不明显,多栖息于地上或潜伏于草丛中,很少栖于树上,主要捕食鼠类,也吃小鸟、蜥蜴、昆虫等,偶尔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。均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全部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(IUCN)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.1。极危(CR)——5种;濒危(EN)——8种;易危(VU)——13种;近危(NT)——24种;低危(LC)——141种,未评估(NE)——3种。不详(DO)——2种。